一、生平简介
翁易,字粹翁,建阳人,通六经尤长春秋。尝与计偕从刘爚游,因得登朱文公、蔡西山之门,遂不介心青紫,讲明奥义,往返辨难悉得旨归。晚岁授徒竹林精舍,学者称竹林先生。子甫,字景山,宝庆二年进士。
二、历史资料
翁竹林先生易
[清]李清馥
翁易,字粹翁,建阳人,通六经,尤长春秋。尝与计偕从刘爚游,因得登朱文公、蔡西山之门,遂不介心青紫,讲明奥义,往返辨难悉得旨归。晚岁授徒竹林精舍,学者称竹林先生。子甫,字景山,宝庆二年进士。既仕后尤励志读书。荐知西安县,除直讲太常博士,累官太傅少卿,出知江西转运使兼守豫章,改知泉州,未赴卒。以忠悃着声。所著有《蜀汉书》、《浩堂类稿》、《读书壁记》。(《闽中理学渊源考》卷二十五)
翁易 竹林先生
[明]杨应诏
字粹翁,崇安人,通六经,尤长春秋。尝与计偕从刘爚游,因得登朱文公、蔡西山之门。讲明义理,往复辨难悉得旨归。晚岁授徒竹林精舍,言行有法,人称竹林先生。(通志)(《闽南道学源流》卷十六)
翁竹林先生易
[清]王梓材 冯云濠
翁易,字醉翁,崇安人,通六经,尤长春秋。游朱文公之门,讲明义理,往复辨难悉得旨归,言行有法,人称竹林先生。(《姓谱》)(《宋元学案补遗》卷六十九)
万姓统谱
[明]凌迪知
翁易,字醉翁,崇安人。通六经,尤长于春秋。游朱文公之门,讲明义理,往复辨难悉究其旨,言行有法,人称竹林先生。(卷一)
三、诗文
蔡氏诸儒行实
翁易
字粹翁,崇安人,西山先生门人。
易幼年见邱君崇、吴君楫请先生正席,皋比以诲诸子侄。观先生才学贯通于天人,道德垂法后世,遂自质疑。易见之感动奋发,亦请而预列,而先生之孙伯至、仲觉俱同学焉,甚有开益。先生在娠,神与君设古今圣贤像,俾詹氏同夕观之,以慕太任胎教。故先生生而颖悟,异于常儿,八岁能作诗文,十岁日记数千言。稍长,群居中若老成人,即教使读。西铭临终又以孔孟正脉属之,深涵其义,辨析益精。登西山绝顶,忍饥啖荠以读书。往师晦庵,见其论学精深,不受为弟子,但与对榻讲论诸经奥妙之处。四方来学者,晦庵必裨先从先生讨论而后折衷之。晦庵疏释四书,因先生论辩有所启发者非一。如《观过知仁章》则曰:“若执观太重则专,有心观过无复操存涵养之功。论《知二知十》之章则曰:“一者,数之始,十者,数之终,二者一之对也;”论《费隐》之义则曰:费用之广也,隐体之微也,以体用分费隐甚合书旨;”论《已发未发》之旨,以为人自婴儿至老虽语默动静之不同,然大体莫非已发,先生不以为是,谓喜怒哀乐未发之时,要涵养一节功夫,惟程子敬而无失,则谓之中和。二年,晦庵复与先生边路,始悟其说而悉反之,由是益奇先生。论性气则以孟夫子,专指其发于性者言之,故以为才无不善。程夫子则兼指其禀于气者言之,则人之才固有昏明强弱之不同矣,即张子所谓气质之性是也。此易在左右亲见其书往来问答者也,故特记之详焉,其所不见者,殆难以备述也。晦庵有功于斯道,以用力于六经、《语》、《孟》、《学》、《庸》之书,先生与之讨论讲贯则并驰其功焉。《易学启蒙》一书,先生研精覃思,屡年而后就,晦庵复删润之,始克成书。他如近思录之所讨论,伊洛渊源之所类集,通鉴纲目之所草定,太极图、通书、西铭之所讲辨,先生与晦庵无不尽心,而举子业未尝屑意,故每称其考订精密。又云,季通生平著述多谦让,寄寓于熹书集中,此见其有功于晦庵甚大。太常卿尤公、秘书监杨公交章荐之,坚以疾辞。绍熙癸丑,游襄汉,循淮泗经都城,朝之贤士、大夫无不远迎以亲炙其德辉。与诸君游西湖,皆力言于朝而留行焉。先生闻之,夜航以归。初,筑室西山为终身计。宁宗即位,赵忠定当国,晦庵在讲筵,相与推荐先生以出会。权臣排摈正学,而先生与晦庵讲论不怠,以致小人深妬嫉之,奏,晦庵首黜,先生以布衣谪道州。命下,朝野震骇,先生毅然就道。文公与从游者数百人饯别萧寺中,坐客感叹,有泣下者。文公微视先生,不异平时,因曰:“友朋相爱之情。季通不挫之志,可谓两得之矣。”次日送别,宿于寒泉,相与订正参同契,终夕不寐。杖履同其子沈行三千里,脚为流血,无几微见言面。在道,士大夫相见者皆有贽x之礼。至舂陵,僦居闭户读书,扁其轩曰“愆”以示自讼意。舂陵之士陶濂溪之遗风,闻先生至,皆以就有道为喜,州县僚属自公之外,即走席下以听讲论,如王参军域,博学有政才,每傲睨绝物,非笑诸人。一日邂逅先生之子,与语,遂叹相见之晚,即拜谒,执弟子礼甚恭。时有语曰:“初不敬,今纳命。”先生虽谢绝人事,远近来学者日众,户外屡常满爱先生者。谓宜谢生徒,先生曰:“彼以学来,何忍拒之?若有祸患,亦非闭门塞宾所能避也。”常念文公曰:“闲关万状,自反而缩,殊觉浩然在道。”逾年,忽日谓沈曰:“可谢客,欲安静以还造化旧物。”越三日,有星若大石坠于牖间,声闻邻里。衣冠端坐而逝。遗书与晦庵诀,尤拳拳以斯道不立为忧。及归尘,文公诔之曰:“亡友蔡君季通,学贯今古,道极渊微,精诣之识,卓绝之才,不可屈之志,不可夺之节,有不可穷之辩,有继往开来之功,今不可复得而见之矣。”又曰:“季通之亡,熹若折左肱而失右臂。”盖深致其哀焉。与诸子书则戒以死生有命,勉其自修则曰:“步步守着仁义礼智信。”又曰:“孝悌忠信不可须臾离。勿以吾无故得罪而遂穷其志也。”嘉定更化,追赠初品。是庆元之枉者又悉见伸也。此天理在人心,万世不容泯。而著述开来学,岂后世可得而掩哉?愚观蔡氏自首阳入官太学,善教有声,牧堂以孔孟正脉教先生,先生以三经命三子,渊沆沈又以格物致知为进道之门,诚意正心为入德之方,授诸子侄格模杭权楠等。而先生稿启蒙,发性道之端,精律吕,原声音之妙。节斋著《太极图解》,测阴阳动静之机。复斋作《春秋五论》,绍先圣传心之要。九峰注《书集传》,阐典谟誓命之旨。若素轩之至书,觉轩之集疏,久轩之语录后序,静轩之参同契论,俱有卫道之功于各经传。《大衍详说》、《燕乐原辩》、《皇极经世》》、《皇极经世》、《太玄潜虚指要》、《洪范解》、《周易训解》、《学》、《庸》、《思问》、《性情机要》、《皇极内篇》、《刚克要略》、《河洛探赜》、《易传集解》等书多所订正。虽其造诣之全不能无让于晦庵之盛,而一家著述之富,实则超出于诸儒之先,此其家传心学之功,所以相承于万世而无穷也。猗欤休哉。时淳祐丁未仲冬长至日书。(《蔡氏九儒书》卷首 总述 蔡氏诸儒行实)
最新评论
👍 我在上海徐家汇出生和长大,这下对上了。
广西玉林鸭掌糖翁屋
怎么没有浙江台州的翁氏啊
请问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江谷镇建洪村翁氏宗祠堂的来历
福建省建瓯市翁氏六桂堂,据说是五六辈之前从福州莆田下面迁上来的,字辈:德、永、绍、振、嘉、声,了解的宗亲麻烦说一声。
我们村百分之95都姓翁